为帮助广大研一新生顺利渡过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转型期,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研究生班举办了“良师益友对你说”专题系列讲座。
继第一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之后,“良师益友对你说”第二场讲座于2010年10月28日晚6:30在逸夫楼407如期举行。与上次讲座形式不同的是,这次活动采用了新颖的互动方式:先由广大学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提出问题,然后组织者从中选取一些普遍提出的或针对性强的问题构成一个小题库,活动中老师再从题库中抽取问题进行解答,倾听学生反馈,并进行即时讨论。
本次活动的主讲是来自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的主任郭新彪教授。年过八旬的劳环系老教授卢国珵、卫管系的刘继同老师也莅临现场与郭老师一起为同学们排忧解难。到会的还有公卫研究生会主席、各个班的学生干部代表和澳门新葡澳京7906的广大研一新生。师生济济一堂,场面活跃而轻松。
主持人刘硕同学首先对主讲郭新彪老师进行了简短的介绍,然后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眼中的郭老师。会场立刻活跃起来,同学们普遍认为郭老师不仅“酷”、“帅”,还像一个“大朋友”一样“平易近人”;还有同学通过生活中的真实故事来表达了对这位学术上一丝不苟,生活中和蔼可亲的良师益友的敬佩与感激。
郭老师一上台就和主持人刘硕同学开起了玩笑:“很高兴参加今晚的‘刘硕有约’”。活动在一片欢笑声中正式开始。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涵盖的范围很大,涉及学习、科研、生活以及职业规划等各个方面。郭老师都耐心地一一予以解答,并认真倾听同学们想法,为大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
在谈到如何安排课余时间时,郭老师建议大家学习要“化被动为主动”,尽快从本科阶段的“学中干”转变为研究生阶段的“干中学”来。积极关注本学科的研究论文,掌握本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研究进展;并尽快参与到科研中去,根据实际需要来学习相关知识。郭老师还认为研究生阶段学生应该是“主角”,而导师应该是“助推器”。这一点也深得在场的卢教授的认同。
有的同学在进行职业规划时感到很迷惑,不知将来是应该到高级别单位做一个“小角色”还是应该去低级别的单位做一个“大角色”。郭老师首先提醒大家现在的就业环境非常复杂,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好事情不一定向期望的方向发展的心理准备。两套方案各有利弊,学生应根据实际情况和个人发展需要进行选择。他热情的鼓励大家尽量向高的平台进发,因为站得越高,将来能做的贡献就越大。
郭老师不仅学术精湛,还是一位语言多面手,不仅精通日语和英语,还会俄语。大家都迫切地想知道郭老师外语学习的秘诀。郭老师认为现在大家在学习外语的时候过分强调口语,而在一定程度上轻视了对写作的训练。对于一个英语为第二语言的科研人员来说,写作其实比口语更重要。首先是将来发表英语文章的需要;然后就是在外国学者眼里,一篇漏洞百出的英语文章远比一口结结巴巴的英语更让人难以接受。而在现实当中,很多博士研究生的英语写作水平都亟待提高。卢教授也结合自己的经验表达了对语言学习的看法。她认为外语学习首先应服务于自己的专业学习,而非应付考试。必须扎扎实实打好词汇和语法基础,然后根据本学科学习的需要,研读国外教材和论文来学习专业英语。
针对现在越来越多的伪劣食品问题,同学们表达出了自己的担忧与迷茫。郭老师深入分析了现在的形势,认为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对已有政策的落实上,管理是现在最大的问题。对此,郭老师对卫管班的同学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此外,郭老师还给大家讲解了中国公共卫生的发展趋势,解答了同学们关于理想的问题,因为时间限制,活动不得不在同学们意犹未尽的情形下结束。
最后,所有到场同学和郭老师、卢教授一起合影留念。至此,第二次活动圆满结束。
撰稿人:骆大胜 1011210195